/etc/fstab 文件配置教程

介绍

/etc/fstab 文件用于定义系统在启动时如何自动挂载各种文件系统。这个文件在 Linux 系统中非常重要,它决定了系统启动时哪些设备将被挂载到哪些挂载点。

文件结构

/etc/fstab 文件的每一行代表一个文件系统的挂载配置,每行包含六个字段:

1
<文件系统> <挂载点> <类型> <选项> <转储> <自检>

字段解释

  1. 文件系统(File System):

    • 设备文件或分区。例如:/dev/sda1UUID=xxxx-xxxxLABEL=home
  2. 挂载点(Mount Point):

    • 文件系统挂载到的目录。例如://home/mnt/backup
  3. 文件系统类型(Filesystem Type):

    • 指定文件系统类型。例如:ext4ntfsvfat
  4. 挂载选项(Mount Options):

    • 挂载时的选项,多个选项使用逗号分隔。例如:defaultsro(只读),noexec(不可执行)。
  5. 转储频率(Dump Frequency):

    • 数字,表示是否需要备份。通常为 0(不备份)或 1(备份)。
  6. 自检顺序(Fsck Order):

    • 数字,表示启动时文件系统检查的顺序。根文件系统通常为 1,其他为 2,不检查则为 0

示例配置

以下是一个典型的 /etc/fstab 文件示例:

1
2
3
4
5
6
# <文件系统>  <挂载点>    <类型> <选项>     <转储> <自检>
/dev/sda1 / ext4 defaults 1 1
/dev/sda2 /home ext4 defaults 1 2
/dev/sdb1 /mnt/backup ntfs defaults 0 0
UUID=xxxx-xxxx /mnt/data ext4 defaults 0 2
LABEL=usbdrv /mnt/usb vfat noauto,user 0 0

解释

  • /dev/sda1 挂载到根目录 /,文件系统类型为 ext4,使用默认选项,转储频率为 1,自检顺序为 1
  • /dev/sda2 挂载到 /home,文件系统类型为 ext4,使用默认选项,转储频率为 1,自检顺序为 2
  • /dev/sdb1 挂载到 /mnt/backup,文件系统类型为 ntfs,使用默认选项,不进行转储和自检。
  • 使用 UUID=xxxx-xxxx 指定的分区挂载到 /mnt/data,文件系统类型为 ext4,使用默认选项,不进行转储,自检顺序为 2
  • 使用 LABEL=usbdrv 指定的设备挂载到 /mnt/usb,文件系统类型为 vfat,不自动挂载,允许用户挂载,不进行转储和自检。

配置步骤

步骤 1:备份现有的 /etc/fstab

在修改之前,备份现有的 /etc/fstab 文件:

1
sudo cp /etc/fstab /etc/fstab.bak

步骤 2:编辑 /etc/fstab

使用文本编辑器打开 /etc/fstab 文件:

1
sudo nano /etc/fstab

步骤 3:添加新的挂载条目

根据需要添加新的挂载条目。例如:

1
UUID=xxxx-xxxx /mnt/data  ext4   defaults    0      2

步骤 4:保存并退出

编辑完成后,保存文件并退出编辑器。对于 nano 编辑器,按 Ctrl+O 保存文件,然后按 Ctrl+X 退出。

步骤 5:验证配置

使用以下命令验证 fstab 文件的配置:

1
sudo mount -a

如果没有错误信息,说明配置正确。

注意事项

  • 确保每个字段之间用空格或制表符分隔。
  • 使用 UUIDLABEL 可以避免设备名称变化带来的问题。
  • 错误的 fstab 配置可能导致系统无法启动,修改前务必备份。

常见挂载选项

  • defaults:使用默认挂载选项 rw, suid, dev, exec, auto, nouser, async
  • ro:只读挂载。
  • rw:读写挂载。
  • noauto:不自动挂载。
  • user:允许普通用户挂载。
  • nouser:只允许 root 用户挂载。
  • noexec:禁止执行二进制文件。

参考文档

  • man fstab:查看 fstab 的手册页。
  • man mount:查看 mount 命令的手册页。